“粿”出好滋味,“粿”住传统情
年年艾叶绿,岁岁粿泛香。清明节,是我国传统的节日。为传承清明习俗,培养学生动手能力,4月2日上午,学校组织部分小学生走进南航离退休工作处,与社区老人、工作者共同制作清明粿,在美好的春日里感悟清明节的传统文化。
在社区工作者详细介绍制作清明粿的材料、制作流程、注意事项后,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撸起袖子,跃跃欲试。瞧!孩子们搓、压、揉、团,各种动作齐上阵。一会儿,一个个青青的“粿子”就做好了。
本次原料是熟制,免蒸,孩子们把自己做好的清明粿,直接就塞到嘴里,边吃边说“真好吃!”,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,自己做的清明粿就是香!
此次校社联动制作清明粿活动,不仅使队员们了解了清明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,还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,更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。
清明粿是作为祭祀的重要食物,每到清明,江南百姓必到田间揪一把艾草,回家捣烂压汁,与晾干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和好成青团,包上馅儿,制作清明粿。每到清明节,便是吃清明粿的时候了,清明粿在江西等地区称为“艾米粿”,意思就是用艾草制作的米粿,而在江浙沪地区人们称为“青团”。虽然清明果的叫法各地有所不同,但是原材料基本上都是一致的。
责任编辑:刘轶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