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课程是学校建设的核心要素,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载体。学校课程管理以师生全员参与为发力点,尊重“适度、适宜、适合”的原则,引导课程成为学生成长的起跳板。[教研参考] 发表时间:2025-05-09
-
■ 至少在目前,AI并未取代人类所有的工作,并提醒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 ■ 一旦涉及或进入无法模式化的精神世界,人的劳动便很难被取代,这恰恰是教师被需要的原因[教研参考] 发表时间:2025-05-09
-
《基础教育教师学》 于漪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“中国教育必须有中国人自己的灯火,走中国人自己的路。” 《基础教育教师学》一书由人民教育家于漪主编,是一部立足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话语体系,旨在探索具有“中国经验”的基础教育教师学的理论著作。围绕“在基础教育领域,应该怎样做...[教研参考] 发表时间:2025-05-09
-
(作者:蔡秀兰)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,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学科兴趣和数学思维的培养,进而激发学生发展的内驱动力。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诺德实验学校以“让平凡生命绚丽绽放”为校训,激励师生在教学工作和生活学习中砥砺意志品质,增长知识能力,致力于为基础教育事...[教研参考] 发表时间:2025-05-03
-
全民阅读如果只在成年人中开展活动,而没有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的阅读,就会有舍本求末之弊。为此,我们要在青少年阅读方面下更大力气,让“书香社会”真正由理想变为现实。[教研参考] 发表时间:2025-04-29
-
面对碎片化、影像化阅读的考验,孩子们如何才能保有聚精会神、细细品味的深度阅读能力?我们该如何守护那份属于阅读的专注与沉浸?在又一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,记者采访师生家长、请教专家学者,共同求解。[教研参考] 发表时间:2025-04-29
-
近日在由特级教师王文丽组织的一场主题为“在红色经典中成长”的北京市东城区六年级语文教研活动中,我观摩了府学胡同小学郭奇峰老师执教的《十六年前的回忆》和板厂小学张亚娇老师执教的《马诗》。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——一堂好课,不是教师教了什么,而是让学生心里长出了什么。[教研参考] 发表时间:2025-04-27
-
“古有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明确提出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”任务群,要求实现阅读教学从知识传授到思维生长的价值转向。这表明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语言学习的手段,更是开展思辨性阅读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。以长沙市雨花区雨花实验小学为核心组建的“让学拓思”课堂教学改革...[教研参考] 发表时间:2025-04-27
-
“古有《神农本草经》,今有‘神农大模型’。”在近期一堂思政课上,中国农业大学的教师向大家展示了我国农业领域第一个垂类大模型——神农大模型,在北京怀柔智慧农业科技小院的应用场景。随着DeepSeek(深度求索)等的迅猛发展,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数字化转型。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...[教研参考] 发表时间:2025-04-23
-
“古有当思政课遇上DeepSeek(深度求索),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?数字时代,如何借助DeepSeek探寻思政课教学的“未至之境”?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指出,要“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”。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代表,DeepSeek无疑将为思政课教学带来全新图景。如何借助人工智能...[教研参考] 发表时间:2025-04-23
